專家:大數據時代 GIS迎發展風口
隨著全球信息化轉型發展的加速,基于GIS(地理信息系統)軟件技術的空間大數據服務正占有越來越突出的地位,成為賦能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推動力。
“地理信息競爭已經進入體系化發展和全球化服務的新階段,成為發達國家和地區追求空間領域領先,搶占經濟科技競爭制高點,發展新興產業,維護安全利益的戰略抉擇。”科學技術部原部長、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表示,GIS基礎軟件技術是地理信息產業鏈條的關鍵,其與大數據的融合即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,對整個地信發展意義重大,應用空間十分廣闊。
徐冠華的上述觀點,是在剛剛落幕的2017GIS軟件技術大會上闡述的。圍繞大數據時代的GIS技術創新發展與應用落地,與會專家普遍認為,大數據與GIS的融合將進一步提升空間信息處理能力,讓空間大數據的價值挖掘變得簡單,從而推動地理智慧的更大提升,在新型智慧城市、新型測繪、不動產與國土資源管理、城市大數據、資源環境與應急減災、BIM與智慧設施等諸多領域的產生巨大的發展動能。
工信部軟件司司長謝少鋒表示,近年來,我國軟件產業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,2016年軟件產業產值達到4.9萬億元,約占GDP的7%,這一成績與GIS企業的貢獻密不可分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來,中國GIS產業發展迅速,中國GIS基礎軟件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市場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。在國內市場上,自主GIS品牌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。在賽迪網聯合中國市場情報中心發布的《2015年中國GIS軟件市場研究報告》中,中國市場前4名里,中國產軟件占了三席。其中,超圖以31.6%的市場占有率,首次實現了中國GIS品牌超過國外品牌榮登榜首。
“中國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的上升,標志著我國地理信息自主創新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。”徐冠華表示,GIS未來的發展,大數據尤為重要,希望企業抓住機會,繼續強化技術創新,發展市場,使中國GIS成為中國基礎軟件的一面旗幟。
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宋超智也認為,GIS技術擁抱大數據已成為熱潮。推動地理信息大數據的應用發展,需要積極創新地理信息數據的挖掘、收集、處理分析能力,加強相關行業深度合作,積極營造地理信息產業新的生態,構建地理信息安全管理、技術防控體系,在地理信息開放共享的環境下,更好地維護我國地理信息行業的安全。
“大數據與GIS的結合正在改變傳統地理研究與分析方法,也在悄然改變GIS的服務形態。IT新技術的融入,不斷豐富和提升地理智慧的內核。而爆發式增長的市場需求,又為GIS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。”超圖集團董事長鐘耳順表示,時代正在賦予GIS迎來產業發展風口。
相關的產業政策已經展開。“工信部持續關注和支持國產軟件產業發展,未來將進一步研究完善激發軟件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,優化產業發展環境,支持加快突破軟件產業的核心技術,積極培育新業態、新模式,深化信息技術在重點行業領域的應用。”謝少鋒強調。

Bigemap GIS Office 國產基礎軟件
Bigemap GIS Office是一個全面且易于使用的國產化基礎軟件,為用戶提供數據處理、編輯、數據分析、集成以及可視化呈現的綜合數據集平臺。支持上百種數據格式:shp/kml/kmz/dwg/dxf/gpx/csv/excel/txt/tiff/geotiff/osgb/mbtiles/tiles等,對數據流轉、嵌入、融合、以及更多地為用戶提供數據的增強處理及多種分析工具。在不同場景不同行業下支持坐標系轉換CGCS2000/WGS84/Xi’an80/Beijing54/UTM等多種投影互轉互換、支持專題地圖、大數據加載、航拍影像、矢量數據、柵格數據的導入導出、瓦片切片及地圖服務發布。
了解詳情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