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質云2.0上線服務 智能GIS開啟地質調查新模式
10月18日,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“地質云2.0”在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地質調查新進展論壇上,宣布上線服務。 “地質云2.0”是云上數據資源和系統功能的全面升級,實現了160多個國家級核心地質數據庫的上云共享;新增4905個權威資源環境信息產品(云上累計7287個);實現了全國地質資料館的近14萬檔、440余萬件存量地質資料在地質云平臺上查詢、公開版地質資料在線瀏覽、在線訂單服務,大大擴大了地質云的服務資源。
地質云門戶
2017年11月,“地質云1.0”上線運行,初步構建了信息化建設運行制度標準框架,實現了地質調查數據共享破冰。在這一階段中,中地數碼承擔了地質大數據支撐服務系統建設與集成項目建設任務,開展系統需求調研、門戶原型設計、地質云1.0信息服務平臺建設、地質云網盤以及工作部署圖原型系統建設等工作,保障了地質云1.0版本的順利運行。2018年6月,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《地質大數據支撐服務系統建設與集成項目(“地質云2.0”)中標公告》,武漢中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標該項目,承擔地質大數據支撐服務系統建設與集成項目建設任務,開展地質云2.0平臺層、服務倉庫和分布式網盤系統的開發工作,并為地質云2.0手機版與門戶提供技術支持。歷經四個月的奮戰,地質云2.0問世試運行。
與“地質云1.0”相比,“地質云2.0”擴大了社會服務能力與范圍,通過手機App向社會提供便捷地質信息服務;強化了地質大數據政府決策支持能力,研發了城市地質信息系統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系統,為解決新時代重大資源環境問題提供了地質解決方案;提升了地質調查現代化和智能化水平,著力打造“國家現代化地質調查云端工作與服務平臺”,支撐實現現代化的地質工作模式,聚焦國家與社會需求提供云端在線服務。
中地數碼一直致力于MapGIS基礎平臺軟件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,2018年推出MapGIS 10.3全空間智能GIS平臺,全面擁抱新一代信息技術,打造了更完整的產品體系,取得了全空間8項技術創新、地理大數據10項技術突破、智能GIS探索與應用等系列原創成果,實現了超大規模地理數據的存儲、管理、高效集成和分析挖掘。“地質云2.0”則采用了MapGIS10.3最新技術,在“地質云1.0”的基礎上進行拓展,完善了基礎設施即服務、數據產品即服務、平臺即服務和軟件即服務等各層次建設內容。利用MapGIS 10 的T-C-V 架構,“地質云2.0”連接了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29家單位的業務專網,整合、匯聚了大量地質數據與產品資源,實現了160多個國家級核心數據庫的互聯互通,和海量地質數據的共享。此外,運用新的模式還能實現對各類專業軟件的管理和整合,提高地質相關軟件的利用率。
據了解,新上線地質云手機版,基于空間位置實現周邊地質信息隨時隨地智能獲取。云端在線提供地質志、礦產志、礦業年鑒、技術標準、地質詞典、科普讀物、宣傳冊、音視頻等權威行業信息和地學科普產品,可為社會公眾了解地球科學知識提供便捷的權威渠道,為行業人員提供便捷服務。這些便捷功能的背后,也少不了中地數碼的技術支持。
不久前的11月1日,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致信中地數碼,對中地數碼參與“地質云2.0”項目的技術研發中心、實施團隊及北京技術支持團隊成員表示感謝,同時對項目組的辛勤工作和艱苦奮斗精神給予了高度肯定,認為中地數碼為“地質云2.0”按期上線做出了重要貢獻。這樣的評語,也讓中地數碼為“地質云2.0”而奮戰的同仁倍感欣慰,項目團隊某成員激動地說:“這段時間的加班加點,都值了!”

Bigemap GIS Office 國產基礎軟件
Bigemap GIS Office是一個全面且易于使用的國產化基礎軟件,為用戶提供數據處理、編輯、數據分析、集成以及可視化呈現的綜合數據集平臺。支持上百種數據格式:shp/kml/kmz/dwg/dxf/gpx/csv/excel/txt/tiff/geotiff/osgb/mbtiles/tiles等,對數據流轉、嵌入、融合、以及更多地為用戶提供數據的增強處理及多種分析工具。在不同場景不同行業下支持坐標系轉換CGCS2000/WGS84/Xi’an80/Beijing54/UTM等多種投影互轉互換、支持專題地圖、大數據加載、航拍影像、矢量數據、柵格數據的導入導出、瓦片切片及地圖服務發布。
了解詳情>>